穿上外骨骼輕松爬山、機器人護理床秒變輪椅、防摔馬甲彈出氣囊保護身體關鍵部位……如今,隨著“銀發浪潮”的到來,各種老年消費場景層出不窮。當“60后”新老人帶著財富儲備與品質需求入場,銀發經濟已從民生保障的“必答題”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加分題”。
截至2024年末,安徽60歲及以上人口達1348.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22.03%,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面對人口結構調整的機遇與挑戰,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既是回應千萬老年人美好生活向往的務實之舉,更是將“夕陽紅”產業轉為“朝陽”產業的關鍵。
推動銀發產業量質并進
國慶中秋假期,安徽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所屬安徽省健康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加大重點項目直播力度,在線推銷位于肥東縣白馬山康養小鎮的合肥濱湖雅園項目康養旅居產品?!拔覀円灾嗅t療養、藥食同源為核心特色,推出了包括睡眠調理、減脂調理等多種康養旅居產品?!焙戏蕿I湖雅園項目營銷總監施立飛告訴記者。
依托優質自然資源稟賦,近年來,我省大力布局康養旅居產業。中鐵四局、中國康養、安徽省投資集團、安徽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等央企、國企紛紛入局,為行業注入專業力量。去年9月,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正式簽約,有力推動長三角康養大市場協同發展。我省還涌現出岳西縣天悅灣溫泉康養度假區、石臺縣西黃山富硒農旅度假區森林康養基地、廬江縣湯池溫泉旅游度假區等一批特色康養基地,旅居康養產業蓄勢待發。
作為科技大省,安徽在智慧健康養老、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新興領域表現同樣亮眼,智能可穿戴設備、多功能康復輔具、智慧養老軟件等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合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以及滁州智能家電、亳州現代中藥等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拔覀兺瞥龅耐夤趋?、機器人護理床、多功能助力移位機等產品遠銷全國十多個?。▍^、市)?!卑不杖摍C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吳先春表示。
養老服務的創新探索也在不斷深化。我省正積極推廣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深度融合的嵌入式養老模式?!斑@種模式把微型養老機構建到‘家門口’,既保留了居家養老的溫馨,又能依托社區與機構資源實現高效服務響應?!瘪R鞍山市花山區民政局副局長陶琳介紹。與此同時,醫養結合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有老年醫院17家,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康復醫院42家、護理院(中心)138家,全省醫養簽約合作2034對。
銀發經濟雖呈蓬勃發展之勢,但也面臨“成長的煩惱”。安徽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安徽省人口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中鋒表示,安徽銀發經濟尚存在能級、質量不高的特點,各種業態的產業鏈條不夠完整,需要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吳先春也認為,當前產業上下游銜接不暢、完整產業鏈條尚未形成、標準體系缺失等問題,正制約著行業高質量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破解這一困境尚需政府出手?!罢畱龊庙攲釉O計與產業規劃布局,通過明確方向、搭建框架,引導行業盡快建立覆蓋服務、產品、管理等領域的相關標準體系?!卑不帐〗】叼B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濱湖雅園項目總經理陶晨表示。
破解難題,安徽擁有獨特優勢可借力。作為科技創新大省,安徽的科創活力為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近水樓臺”。安徽省老博會組委會負責人楊智表示,將技術優勢與養老需求深度融合,有望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產業名片。
同時,安徽毗鄰滬蘇浙的獨特區位優勢,疊加豐富的旅居康養資源,為精準對接長三角養老溢出需求、合力共建長三角康養大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江蘇禾康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區域負責人祝永國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需重點打通跨區域醫保政策壁壘,深化醫療資源協同合作,真正讓老年人醫保異地結算無“后顧之憂”。
激活銀發市場消費活力
10月10日上午,在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萬慈社區智慧養老產品中心,社工正在為老人測量血糖,旁邊的展示臺上,擺放著血壓計、血糖儀、跌倒報警器等產品?!拔覀兺ㄟ^整合社區空間資源,創立了集展示、體驗、銷售和租賃于一體的智慧養老產品中心?!敝行倪\營方、國控創智健康科技產業(安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張清鎖介紹。據了解,這是合肥市首家智慧養老產品社區租售中心。
近年來,安徽協同推進養老事業與產業,織密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各地通過居家適老化改造、政府購買服務等舉措,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豐富社區養老供給。機構養老市場主體日益多元,不少企業緊跟步伐,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運營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助餐、助浴等服務切實解決了部分特殊老人的剛需。
然而,一邊是智慧養老設備在展會受捧,一邊是老人想買根拐杖卻找不到門店;一邊是熱門目的地一房難求,一邊是部分康養旅居客房建成后遇冷。如何讓消費服務網絡與產業鏈條同頻共振,既是民生考題,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答題。
安徽九久夕陽紅醫養集團總經理劉文倬表示,旗下居家養老上門服務以政府購買為主,市場化短板明顯。禾康在安徽的居家服務同樣如此,祝永國坦言個人消費占比僅5%—10%,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任重道遠。
產品銷售也面臨類似困境。吳先春透露,安徽三聯機器人部分熱銷產品,個人購買量僅占三成,多數產品流向養老機構、企業展廳及高校?!熬€下銷售網絡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導致個人消費端開發頻頻受阻?!眳窍却赫f。
政策利好正加速落地。今年7月,民政部、財政部聯合發文,明確向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券,補貼比例達30%—60%,以強有力舉措撬動銀發消費市場,我省滁州入選試點。民政部、財政部將根據項目試點情況,于2025年年底前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
楊智建議,政府可借消費券營造氛圍、撬動個人消費,激活市場并帶動產業,同時推動賣場設置銀發專區、電商開辟銀發頻道,豐富銷售網絡。孫中鋒呼吁完善養老金調整機制、擴大長護險覆蓋,有條件的地區可推廣消費補貼,重點支持康復輔具與適老化改造。吳先春則提議借鑒上海模式,在社區設立康復輔具租賃中心,實現產需高效對接。
我省目前正在織密城鄉養老服務網絡,預計到2026年,在城市建成不少于400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在農村建立幸福院,竭力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業內人士表示,可以運用這些“毛細血管”,搭建銀發產品展銷平臺,形成產業鏈提供好產品—服務網送達好體驗—消費力反推好創新的正向循環。
營造銀發經濟發展良好環境
眼下正值換季,合肥市退休教師姜曉華卻在商場女裝區犯了難:“現在市面上賣老年女裝的店鋪太少,即使有,款式也不太好看,網上買又怕尺碼不合身,我們這個年紀,挑件合適的衣服太難了!”
銀發經濟也是民心經濟,其核心終究是“人”。安徽老年人口數量逐年攀升,他們既有健康管理、文化娛樂的品質需求,也有線上購物、智能服務的新消費習慣。能否優化供給、讓產品服務精準契合銀發人群核心需求,直接關系銀發經濟活躍度。而銀發群體需求呈多元化態勢,低齡活力老人追求品質,高齡失能老人則更重剛需。
吳先春指出,目前市場上一些養老產品銷售業績不佳,跟它們沒有契合銀發人群的核心需求有關?!爸腔垧B老產品,要提升老人使用的便利度,且要能真實解決老人‘痛點’?!眳窍却赫f,服務的穩定性也十分重要,不能因為頻繁的“更新換代”,讓市場無所適從。
當前,“60后”“70后”正漸次步入老年。這批“中產主力軍”追求高品質、全方位、自我實現的生活,消費力更強?!笆袌鲂杓毞仲惖?,根據銀發人群需求,提供高、中、低檔產品,讓每位老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睆埱彐i說。
銀發人群的消費習慣也需要不斷培育。陶晨表示,發展銀發經濟,要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觀念轉變,這個過程,需要政府和社會不斷引導?!耙D變‘重儲蓄、輕消費’觀念,培養健康消費習慣?!?/p>
部門監管同樣不能缺位。一些不法分子以“保健神藥”“低價旅行團”“投資養老”等項目為誘餌,抓住老年人對健康養生、關懷照顧、養老儲備的焦慮,打感情牌、走溫情路,誘使老人跌入“銀發陷阱”,造成財產損失。施立飛建議,監管部門要為銀發經濟保駕護航,著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如何讓老年人愿消費、敢消費?楊智提議,監管部門可與行業協會聯合推出“銀發消費放心清單”,對優質產品與服務進行認證。與此同時,建立便捷的售后維權通道,如設立老年消費專屬客服、簡化退換貨流程,為銀發消費保駕護航。